发挥教育督导职能作用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包河区人民政府
(2012年12月19日)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我区充分发挥教育督导职能作用,大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大力提升教育事业发展水平
我区发展教育坚持做到“三个优先”:一是优先谋划教育发展。高标准制订了“十二五”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将打造全省教育“第一强区”作为奋斗目标列入其中。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定期研究教育工作,区四套班子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负责人经常深入一线,调研指导教育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实际问题。二是优先保障经费投入。坚持教育投入优先、新增财力优先向教育倾斜,教育支出逐年稳步增长。“十一五”期间,全区累计投入教育经费10.9亿元。2011年教育投入达4.9亿元,是2003年的13倍多。生均教育公用经费逐年增长。切实提高教师福利待遇,在职教职工人均工资由2008年的42429元提高到2011年的76960元,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教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提高到20%。三是优先保障师资补充。最近4年公开招考中小学教师944人,超过前10年引进教师的总和;开辟“绿色通道”引进教育优秀人才130人,优化了教师的年龄、学历和专业结构。加强新入职教师培训、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大力实施名师名校长和教育家培养“双培工程”,打造一支以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为主体的教育中坚力量,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升。
二、发挥教育督导作用,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一是提升教育管理水平。高度重视教育督导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和改进教育行政管理,较早成立教育督导团,并扎实开展督政督学工作,加强教育督导队伍建设,完善“政府决策、教育行政部门执行、督导部门监督”的督导体制和机制,健全“督学为主、督政为重”的教育考核评价体系。将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划分为6个督学责任区,全面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沟通,督促学校规范办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督导机构真督实查、缜评善导,充分发挥监督、评价、评估的督导职能,在监督学校标准化建设,促进均衡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缩小城乡办学差距。近三年投入2.1亿元用于学校标准化建设,新建、扩建、重建中小学28所,47所学校验收合格,达标率90.4%。优先考虑薄弱学校师资配备,近三年为薄弱学校招考教师100余人,调配教师180人,竞聘交流教师360人,安排支教教师400人;实施最美乡村学校典范工程,将3所偏远薄弱小学整体并入屯溪路小学、师范附小和青年路小学,让偏远地区的孩子实现在家门口上名校的梦想。成立教师艺体服务中心,从全区选调英语、音体美优秀教师,开展“走校支教”,对口服务远郊薄弱学校。关爱教育特殊群体,全力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方便就近就读,为1817名贫困生免除课本费,贫困寄宿生每生每年补助1000元,开办留守儿童之家和“四点半”课堂,解决家长后顾之忧。
三是强化教育督导,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注重发挥整体优势增强办学实力,成立学校发展联盟校和共同体;建立教育教学管理协作片和城乡教研互助组,推进多层次、高水平的交流合作。大力倡导科研兴校,现有国家级课题18个、省级课题29个、市级课题近百个。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以德育为首、以教学为中心、以艺体为两翼,全面开展体艺“2+1”项目,建成4所乡村少年宫和3所城市少年宫。实施文化立校方略,提升办学水平。全区现有省级特色学校3所、市级特色学校13所、区级特色学校20余所。
近年来,我区相继获得全国区域教育发展特色示范区、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区、全国科研兴教示范单位等称号,连续两年获得县级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工作督导考核省优秀等次,被命名为“安徽省教育强区”。下一步,我区将进一步强化举措,努力推动实现由教育大区向教育强区再向“第一强区”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