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配置教育资源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芜湖市人民政府
(2012年12月19日)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我市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大力推进教育公平情况汇报如下:
一、着眼公平,均衡配置教育资源
我们坚持教育硬件均衡、生源均衡、师资均衡、城乡均衡“四轮驱动”,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硬件均衡方面,五年来,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590余所,完成了校舍安全工程和375所学校标准化建设,对农村124个小学教学点进行全面改造,学校办学条件大为改善。在生源均衡方面,不断推进中招制度改革,扩大省示范高中招生计划,逐年提高切块分配比例。今年已将省示范高中招生计划的80%切块分配到各初中学校,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0个百分点。在师资均衡方面,不断强化教师资源统筹配置,建立区域内教师合理流动机制,实行教师轮岗、转岗、交流、支教等制度,带动薄弱学校的发展。同时,着力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在城乡均衡方面,坚持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不断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加快推进“班班通”建设,不断扩大“农村远程教育”工程覆盖范围,推动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二、突出重点,着力破解择校难题
我们面对择校这一困扰义务教育发展、群众反映强烈的老大难问题,积极作为,勇于破解。一是全面实行免试就近划片入学。2006年就出台了《芜湖市关于促进中小学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一律按居住地免试就近划片入学,同一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严禁招收借读生。市委、市政府负责同志率先向全市表态“不批条子,不打招呼”,市直各部门大力支持。教育部门根据办学规模和当年生源分布情况,负责为每一名新生提供一个就近的公办学校学位。严肃招生纪律,出台相关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做到“阳光招生”。二是严格规范办学行为。重点抓好“四严”:严格落实课程方案,开足开齐各类课程;严格控制班额,不得随意扩大招生范围和招生数量;严格规范作息时间,不得随意加班加点;严格控制作业量,不搞题海战术。真正做到“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三是敢于啃“硬骨头”。借助省出台义务教育法实施办法,积极向社会宣传政策,争取广大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下大力气化解矛盾,着力解决遗留问题,叫停信息技术实验班,停办安师大子女班,严管南陵中学的招生和收费,使芜湖教育环境更加公平公正,得到了老百姓的积极拥护。
三、加大投入,保障教育均衡发展
我们坚持“一紧一松”的财政支出政策,紧行政支出,松民生投入。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教育,建立义务教育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一是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义务教育保障水平从“两免一补”升级为“四免一补”,义务教育实现全免费。各级财政每年投入保障经费超过3亿元。二是保障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实行同等政策。三是健全学生资助体系。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资助政策实现了从幼儿园到高职院校的全覆盖,近两年共投入1.2亿元,累计惠及9.6万名家庭困难学生,在芜湖做到决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确保每一个孩子共享教育公平的阳光。明年我们将把学校安全、校车安全、学生应急救生能力培训(消防、游泳、交通等应急救生能力培训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纳入民生工程,加大投入、创新机制,力求学校安全、孩子平安、家长放心。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 “两基”的质量和水平得到了有效的巩固提高,被评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在全省率先推行全免费义务教育,被列入全国教育信息化区域试点城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正在健康有序地推进,极大地维护了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