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文敘(1467年-1513年),字伯疇,號迂岡。明朝南海縣黎涌(今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石灣鎮街道黎涌村)人。生於明憲宗成化三年(1467年),或成化二年(1466年),卒於明武宗正德八年(1513年),享年47歲。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年)己未連中會試第一,殿試第一,考中狀元,後授翰林院修撰。著有《迂岡集》《白沙集》。
(概述圖倫文敘參考資料來源:廣東倫氏祠堂倫文敘像)
基本介紹
本名:倫文敘字號:字伯疇號迂岡所處時代:明朝民族族群:漢人出生地:南海縣黎涌出生時間:公元1467年去世時間:公元1513年主要作品:《迂岡集》、《白沙集》
人物生平,文學成就,人物評價,軼事典故,題聯西禪寺,巧對總督,智奪狀元,狀元及第粥,親屬成員,個人作品,後世紀念,歷史記載,藝術形象,文學形象,影視形象,
人物生平1467年(明朝成化三年),倫文敘出生在南海縣黎涌村(今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瀾石黎涌村),生有異相,頭顱周長2尺,被人戲稱為“大頭仔”。倫文敘幼時家貧,父親倫顯務過農,做過傭工,後以撐渡船為生,一家大小僅堪溫飽。由於收入甚微,倫顯無力送子入私塾讀書。倫文敘兩三歲時,父親便在勞動之餘,用心地教他寫字、讀書,背唐詩、宋詞,年把時間,他就能流利地背出數十首詞,並練得一手好字,還養成了勤學好問的習慣。七歲時,因常到村內一間私塾門外偷聽,塾師因此備受感動,免費收他為學生。因聰慧好學,倫文敘八九歲已能詩文,長於對聯,每試必列前茅,有“神童”、“急才”、“鬼才”之稱。其後,塾師年老病逝,倫文敘因而綴學,但仍一面賣菜操持餬口,一面專心鑽研經典。南海倫氏族譜中的倫文敘畫像1489年(弘治二年),以儒士赴省應試,為巡按御史賞識,選入太學肄業。1499年(弘治十二年),參與會試和殿試均獲第一,成為狀元,授翰林院修撰。1506年(正德元年),明武宗繼位,命赴安南充正使,途中因父喪折回丁憂沒有上任。1510年(正德五年),起復翰林院原職,任經筵講官,每進講,必闡發理奧,啟迪君心。不久,升右春坊右諭德兼翰林侍講,讀到“舜有臣而天下治”一節,語多規諷。1513年(正德八年)春,纂修皇室族譜,記載精竅,文辭豐蔚豪宕。1513年(正德八年)秋,出任應天試主考官,歸途中得病,卒於京,年47。文學成就中國對聯始於偶文,具有音律的節奏感。至唐代開始興盛,經過宋、元的醞釀成熟,至明代形成繁榮的局面,以此為基礎,對聯在清代至民國達到頂峰,聯家輩出,成為與唐詩、宋詞、元曲、明小說相提並論的文體。在明代,對聯的創作形式更加靈活自由,對聯的句式也打破四六言、五七言的模式,大膽創新,根據內容的要求,靈活運用長短句,而且出現了長聯、機巧聯、諧趣聯。而倫文敘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倫文敘的對聯成就在於他不但發揮了對聯應有的魅力,極大擴展了對聯原有的藝術之美。且根植於粵語的地域特色,語言“白話化”(粵語又稱“白話”,過去外省人稱講粵語的人為“白話佬”),通俗易懂。倫文敘創作的對聯,首先有著濃郁的嶺南文化特色,紮根於廣府文化的生活圈子。如:無禮書生屈膝露出周鑒二,有情學院低頭睇見祖宗三。木馬無頭三隻腳,畫龍有眼半邊身。“睇見”、“三隻”是粵語的特色詞,為“看見”、 “三隻”之義。倫文敘是個有才並不妄自菲薄的才子,從對聯藝術中看出,他對於自己的文化源地並不看輕,廣東古有南蠻之地之稱,身為廣東第一狀元的倫文敘試圖為此偏頗之處正名,事實勝於雄辯,廣東確實有文化的價值,否則這種特色也不會保留至今。其次是隱含諷刺色彩,如:井底開花蝴蝶聞香難以采,粉牆畫果老猴想吃枉心思。對聯頗有諷刺色彩,卻又通俗易懂,蝴蝶雖是採花的常客,但要是在井底開花,蝴蝶也不能為力,老猴果真是異想天開,此桃非彼桃,都是徒勞無功,這應該就是諷刺那些高估自己,異想天開,不按實際辦事的人,可謂一刀見血,“諷人如麻”。最後他的對聯具生活化特點,如:山狗上山山石轆跛山狗腳,水牛過水水深浸過水牛頭。蟹掛魚箏好像蜘蛛結網,貓拉雞腎猶如獅子滾球。 “山狗”“水牛”“蜘蛛”“貓”在農村是經常可以看到的,身在這樣的環境中,必定保留著淳樸的思想,這種濃厚的農村生活風情錄在倫文敘的筆下得以展現。人物評價明·郭棐《粵大記》評:天性溫醇,德器和粹,望之知為君子,居學以書史為長,手不釋卷。為文宗韓(愈)楊(雄)悠長宛轉,蔚有真趣。其孝友出於天性,而與物無競、善教子。清·屈大均《廣東新語》評:自漢晉以來,扶輿清淑之化始毓而生人才,其卓然首魁天下者,在唐有莫公宣卿,在宋有張公鎮孫,在明有倫公文敘、林公大欽,然莫公記傳無聞。張公遭國危亡,不幸遇變。林公以早喪,弗克建立。獨倫公名重士林,德高朝野。軼事典故題聯西禪寺倫文敘少年時,因家境難支,不到十歲時就被迫停學,回家幫父母種菜、賣菜。他白天參加勞動,晚上苦讀詩書。一天,倫文敘挑菜到西禪寺去賣,寺里的兩個做飯的和尚素知倫文敘會吟詩作對,便故意說:“菜我們是想要的,但有個條件,我們寺里的面賢殿尚缺一副對聯,這副對聯要恰合一百的數目。你對好了給高價,對不好這生意就不做了。”倫文敘請和尚取來紙筆,沉思片刻即寫就一聯:“杏壇七十二賢,賢賢希聖;雲台二十八將,將將封侯”。聯中的72+28剛好等於100,數目相符,內容妥帖。兩個和尚連聲贊好,便出高價買了倫文敘的那擔菜。巧對總督倫文敘一次在西禪寺賣完菜,收了菜款正待回家,忽然聽得鑼鼓喧天。原來是兩廣總督吳琛要來寺進香,西禪寺法師率領眾僧吹吹打打,出寺門迎候。倫文敘早聽說總督大人吳琛是個才子,今天有了見面的機會,豈能錯過?於是便趁大家專心張羅迎候之機,悄悄地鑽進大雄寶殿的神台下藏了起來。不一會,總督大人吳琛果然來到。正當吳琛向佛像參拜、上香、祝禱之時,忽見神台下有個黑影在蠕動,不由大驚,忙叫衛兵捉拿刺客。衛兵迅速把“剌客”捉到,原來是一個八、九歲的小孩。西禪寺法師怕小文敘吃虧,忙向吳琛施禮:“此乃本寺附近的神童倫文敘,貧僧常與他吟詩作對。這孩子才思敏捷,應對如流。今日冒犯虎威,實是出於無知,還望大人恕罪。”吳琛聽說是神童,心下便有了幾分歡喜,對小文敘說:“本官今日出一上聯試你,如果對得好則恕你無罪。若對不通,可要重重處罰,小孩你敢對嗎?”倫文敘點了點頭。吳琛也是貧賤出身,靠勤學苦讀中的進士,以後才逐步升任要職的。於是吳琛信口就是科舉之事,組成上聯:“一介寒儒,攀龍、攀鳳、攀丹桂。”吳琛語音剛落,倫文敘的下聯就出來了:“三尊寶佛,坐鰲、坐象、坐蓮花。”小文敘念罷,眾人皆驚,吳琛更是讚不絕口。又聽說文敘少年失學,深感惋惜,立即賞白銀五十兩,資助倫文敘繼續完成學業。智奪狀元倫文敘進京趕考,和湖廣名士柳先開並列榜首。主考官請皇帝面試,題名狀元。當時恰逢中秋之夜,皇帝就讓他倆以《明月》為題作詩。柳先開先寫完:“讀盡天下九州賦,吟通海內五湖詩。月中丹桂連根拔,不許旁人折半枝。”表示這次殿試自己一定要獨占鰲頭奪取狀元。倫文敘隨後寫道:“潛心奮志上天台,瞥見嫦娥把桂栽。偶見廣寒宮未閉,故將明月抱回來。”他的詩比柳詩氣魄更大,而且想像豐富,意境優美,皇帝連連稱好,並點他做了狀元。
狀元及第粥倫文敘孩童時已表現出頗高的才氣,但由於家貧,故是不得不以種菜賣菜維持生計,因而常顧不了午飯。一家粥店的老闆憐其年幼,惜其才,於是就天天買倫文敘一擔菜,並要他送到粥鋪。在倫文敘把菜送到粥鋪時,老闆就會把用剩的豬肉丸、豬粉腸、豬肝生滾白粥,然後再放些姜蔥等免費請他吃,權作午餐。幾年過去了,倫文敘天天在粥鋪吃粥,因此對老闆十分感激。後來,倫文敘的才氣在一次的偶然機會中驚動了當時的兩廣總督,並得到了總督的資助,得以安心讀書。十年寒窗,在一番苦讀下,倫文敘終於不負眾望,力壓才子柳先開,得中狀元。在衣錦還鄉之時,倫文敘特別再次到了粥鋪,感謝老闆對自己幼時的幫助,並請老闆再煮他以前常吃的那種粥。由於此粥無名,故老闆請倫文敘作命名,倫氏略加思索後,認為自己能高中狀元都是由於這種粥的幫助,於是就為此粥取名為“狀元及第粥”,並親筆為粥鋪寫下牌匾,從此,粥鋪名聲大振,顧客盈門,而“狀元及第粥”也在羊城、珠三角地區及港澳地區流傳開了。親屬成員父親倫顯,務過農,做過傭工,後以撐渡船為生。弟弟文敬、文敷、文徹。妻妾倫文敘的正室夫人是順德陳村鎮潭村厚街區氏,生長子以諒、次子以訓、三子以詵、四子以謨。倫文敘的師兄、思想家湛若水評價區夫人:“區氏恭人生而徽柔貞淑,敏慧婉娩。式閒捆范,外閾不逾。父母稱其賢女,當配君子。生備人倫,有母儀之恭,有無違之敬,有事公婆之孝,有奉先之恪,有姻黨之睦,有逮下之仁,有愛子之慈,有刑於之化……”側室夫人是鄺氏,生五子以諤。兒女倫文敘和兩位夫人共育有五個兒子、六個女兒,其中四女兒嫁給了大學士梁儲之孫梁晨。長子以諒,字彥周,正德十一年(1516年)鄉試第一,十五年成進士。官至南京通政司參議。次子以訓,字彥式,號白山,正德十二年會試第一,殿試第二。官至南京國子監祭酒,著文集48卷、詩集32卷、明朝彝憲200卷。三子以詵,字彥群,號穗石,嘉靖十七年(1538年)進士。官至南京兵部武選司郎中,為文下筆數千言立就,賦詩一韻百餘首,著文集56卷,詩集43卷。四子以謨。五子以諤。個人作品現存的部分倫文敘詩歌多是民間講古佬附加給倫文敘的,水平粗劣,甚至有些粗俗不堪,基本不能採信。清朝乾嘉年間順德籍學者溫汝能編的《粵東詩海》中,所收錄的倫文敘詩歌,和世俗流傳的倫文敘詩歌大相逕庭,詩風沉凝典雅,用典精當,意境深遠,思緒淳厚深沉,俚俗、輕薄之氣一掃而空。《粵東詩海》收錄的倫文敘詩《弔古》《口占柬友》《薛兵憲宴寄謝》後世紀念墓址倫文敘墓原位於佛山市南海區羅村狀元崗,1992年因修建南海東西大道,由倫氏後人遷至羅村義地崗,出土有墓志銘,現存南海區博物館。2002年遷至南海區羅村蘆塘麒子嶺長安墓園內,是佛山市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倫文敘墓倫文敘紀念廣場2010年12月1日,倫文敘紀念廣場落成,廣場位於廣東省廣州市中山六路西門口捷運站B出口東面,面積約500平方米,仿照明代建築風格,由明式牌坊、倫文敘花崗岩石雕人像、大理石雕刻壁畫及鑄銅鰲頭四大景觀組成。內設狀元府,供市民參觀了解倫文敘的生平軼事。
狀元誕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羅村從2011年起,在每年的農曆三月十六(倫文敘高中狀元的日期),舉辦“狀元誕”活動,以祭祀的活動形式,紀念倫文敘。倫文敘廣場上的倫文敘石像狀元閣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羅村2011年啟動倫文敘紀念館“狀元閣”的奠基建設,2012年落成。狀元閣為仿古明代建築,座落在狀元公園南側,坐西朝東,總占地面積約500平方米。其中主樓面寬18米,進深20米,兩進三間,兩廊,為典型的嶺南祠堂書院建築。歷史記載《南海倫氏族譜支派圖》《南海百詠續篇》明·崇禎《南海縣誌》《明史》藝術形象文學形象時間書名作者備註1970年倫文敘三戲柳先開魯人小說1978年鬼才倫文敘全集襯叔小說1980年鬼才倫文敘襯叔故事集1983年9月倫文敘樊正義連環畫1984年風水狀元倫文敘傳奇蕭玉寒小說1993年倫文敘趣事方黎故事集1994年6月鬼才倫文敘何燕成故事集1995年倫文敘全傳襯叔小說1995年鬼才倫文敘劉澤讓小說2005年風流狀元倫文敘全傳襯叔小說(以上參考資料)影視形象時間劇名飾演者備註1955年倫文敘與李春花羅劍郎電影1976年鬼才倫文敘劉陸華電影1978年倫文敘與沙三少盧國雄電影1979年倫文敘智斗柳先開顧冠忠電影1993年倫文敘傳奇-粵劇1994年倫文敘老點柳先開張衛健電影2010年聰明倫文敘-卡通片2015年傳奇狀元倫文敘丁凡粵劇電影(以上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