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的军事能力到底怎么样,为什么他只攻吴不攻蜀?

曹丕的军事能力到底怎么样,为什么他只攻吴不攻蜀?

225年,曹丕第三次进攻东吴,这次更为可笑。他动用了大量水军,从涡水进入淮水,准备继续向长江推进。然而,这年冬天气温异常寒冷,曹丕未能提前掌握水文和气象情况,导致大规模的水军因江面结冰而进退维谷。最终,曹丕不得不下令撤退,在撤退过程中,东吴的敢死队竟然追上了他们,曹丕只能匆忙逃命。

对蜀作战:错失两次出击的最佳机会,始终未曾开战

在曹丕任内,他从未发动过一次对蜀汉的进攻。实际上,在曹丕在位的这段时间,蜀汉内部的形势极为不利,国家的整体实力也显著下降。可惜,曹丕错失了两次击破蜀汉的良机。

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中败给孙权,并最终在白帝城去世。此时,蜀汉的势力一度遭遇了严重的挫折,刘备的去世意味着蜀汉失去了领袖,接连不断的人员丧失使蜀汉的整体力量急剧下降。曹丕本有机会趁势发起进攻,却没有采取行动。

225年,南中发生叛乱,蜀汉内部的叛军由雍闿、高定、朱褒和孟获等领导,诸葛亮亲自南征平叛。由于蜀汉北方防线的空虚,曹丕仍然没有把握住这个机会,选择了袖手旁观。

虽然曹丕没有亲自出兵攻蜀,但在这一时期,曹魏仍然取得了一些收获。孟达曾带领房陵、西城、上庸三郡投降曹魏。而镇北将军黄权在夷陵之战失败后,也将刘备攻吴的北路部队带到曹魏投降。

攻吴不攻蜀:战略上的失误,心胸狭隘

从曹丕的军事表现来看,整体上并未展现出与其父曹操相匹敌的军事才能。曹丕无论是在具体的作战中,还是在战略层面的判断上,都未能继承父亲的优势。他的战术及战略能力在多个方面显示出了明显的短板。

至于曹丕为何选择将主要精力放在攻吴而非攻蜀,这与他性格中的报复心理密切相关。曹丕继位时,孙刘联盟已经瓦解(关羽被杀,刘备失去荆州),本应抓住这一时机,但他却错误地选择了通过激化孙权与刘备之间的矛盾来坐收渔翁之利。他甚至天真地认为,只要给孙权戴上吴王的帽子,就能使其屈服于自己。然而,当孙权最终拒绝派遣儿子到洛阳做人质时,曹丕才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被孙权欺骗。

充满报复心的曹丕,决定将所有精力集中在对东吴的攻击上,而忽视了蜀汉的不稳定局面。他不顾蜀汉国力的衰弱,反复发动对东吴的进攻,结果屡战屡败。

可见,曹丕的军事水平和曹操相比,差距甚远。遗憾的是,曹丕在位时间仅有七年,年仅四十岁便去世,未能有更多机会磨练自己的军事指挥能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bet体育365正规吗 眼睛睁大眼睛看东西就模糊怎么回事
bet体育365正规吗 如何在 Android 15 上隐藏应用程序并保护您的隐私
bet体育365正规吗 光驱线怎么接图解 , 如何用电脑电源单独给光驱供电?